垄断是考研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知识点,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垄断的形成
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当这两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引起垄断。
垄断的本质: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操纵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
垄断市场的条件
唯一厂商: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无替代品: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进入壁垒: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垄断形成的原因
资源控制: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专利权: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政府特许:政府在某些行业实行垄断政策。
自然垄断:某些行业的生产具有自然垄断性质。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竞争存在: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竞争特点:垄断组织之间存在竞争,同时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
垄断的社会成本
福利损失:垄断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价格与成本:垄断市场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导致生产资源浪费和消费者福利损失。
垄断程度的衡量
勒纳指数:通过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程度来衡量垄断程度。
贝恩指数:通过价格与平均成本的偏离程度来衡量垄断程度。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组织的作用: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控制方式: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统治,对外运用经济、政治手段进行扩张。
这些知识点在考研中可能会以选择题、论述题或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建议考生系统复习,深入理解垄断的概念、形成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