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名词解释

啥都懂点 · 2024-12-25 01:30:56

考研历史名词解释通常涉及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以及历史地理学与史学理论等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历史名词解释的例子:

教育目的:

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

学校教育制度:

规定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学制类型。

最近发展区:

儿童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班级授课制:

集体教学形式,按年龄或掌握知识与能力发展程度编成固定班级。

苏格拉底法:

教师和学生共同辩论的方法。

玄武门之变:

唐朝初期李世民发动的政变,最终李世民成为皇帝。

绍兴和议:

南宋与金签订的和约,宋朝在取得一定胜利后与金达成和平。

抗战建国纲领:

中国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制定的纲领,旨在团结全国力量。

仰韶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以彩陶最著名。

河姆渡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以水稻栽培和养蚕技术为标志。

红山文化:

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对中原文明产生一定影响。

良渚文化:

距今约5300-4200年,农业工具进步,手工业制品精巧。

二重证据法:

结合地下新材料与文献记载相互补正的历史考证方法。

太康失国:

夏朝第三代国君太康在位时,因政治腐败导致政权易手。

少康中兴:

夏朝在太康失国后,由太康侄孙少康复兴的过程。

区种法:

汉成帝时氾胜之总结的一种新的耕种方法。

以上名词解释涵盖了多个时期和领域,是考研历史学复习的重要内容。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