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
作为985工程院校,中央民族大学具有较高的学术实力和专业的设置,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复试要求较高,但相对来说难度较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虽然考研难度相对较低,但近年来考研人数的增加使得竞争压力较大。学校位于位置偏远地区,每年很多专业需要调剂完成招生。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作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虽然存在一些热门专业竞争激烈,但学校整体性价比很高,很多人考研时会忽略。学校地理位置靠近海边,气候较为适宜。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985学校,虽然不属于34所自主划线学校,但根据招生情况,调剂专业和复试线都比较高。在985学校中,海洋大学的某些专业非常有前景。
河北大学:
综合性大学,双非院校,专业课不压分,复试淘汰率不高,部分专业招生规模较大。
山西大学:
在山西省内有一定影响力,部分学科实力较强,考研竞争相对较小。
延边大学:
地处吉林,位于A区却执行B区分数线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报考热度不高,大多是本地学生报考。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23届保研本校54人,保研率不高,且学校不属于热门大学,所以在所有的211大学中,属于比较容易考的类型。
湘潭大学:
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建设高校,学科覆盖广泛,数学学科是世界建设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6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
中央财经大学:
复试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保护一志愿,不歧视外校报考学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有两个分院,分别在深圳和威海,其招生数量不比总部少,录取分数比总部低10-15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不歧视双非、三跨、战考生,复录比7:3。
合肥工业大学:
对希望上名牌大学、分数不是很有竞争力的考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石河子大学:
专业课难度不高,初试竞争不激烈。
西北大学:
除了考古学等一些比较强势专业外,其他专业考研难度都不大。
北京工业大学:
总体考研难度相对不大,想考北京的同学可以考虑。
暨南大学:
保护第一志愿,复试很公平。
青海大学:
经常被人忽视的一所高校,考研竞争力会小一点。
华中农业大学:
重点专业是农林专业,食品、生物等属于冷门专业,复试线都很低。
安徽大学:
国家特色专业有新闻学、法学、英语等,初试复试不歧视双非,相当公平。
辽宁大学:
不歧视本科院校、跨考学生、外地生源,复试刷人比率极低,很多热门专业都在招调剂。
长安大学:
专业课历年来都是自主命题,考题难度适中,复试淘率不高,部分专业会出现报考不足的情况,有调剂名额。
东北林业大学:
几乎每个学院都有调剂名额,不歧视二三本和专科考研,录取学生中二本学校生源占了将近三分之一。
江南大学: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实力强,但相对不太火,适合备考。
北京科技大学:
经济类专业实力较强,比如会计学硕招的人比较多,录取分数基本在360-370,材料学也很强,但招的人多,录取率很高。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专业很强,但招的人多,相对好考,350进复试被录取的把握就比较大,经管类专业实力也不错。
中国农业大学:
各个学科门类齐全,实力很强,招生人数多,报考人数少,报录比基本是2:1,性价比蛮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会计、国际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