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文学赏析的写作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框架:
确定赏析角度
文学理论角度:从文学理论的角度进行赏析,例如生态批评、女性主义、新批评等。了解并掌握这些理论的基本含义和应用方法。
文本内容角度:从文本的内容、结构、人物、语言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撰写引言
介绍作品:简要介绍作品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创作背景、主要情节等。
提出问题:在引言中提出一个中心问题或观点,作为全文的线索和讨论的核心。
正文部分
分论点:将总论点分为若干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对应一个方面的分析。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递进的,逻辑要清晰。
理论支撑:对每个分论点,先解释所使用的文学理论,然后结合文本细节进行具体分析,建立起理论与文本的联系。
语言分析:注意文学评论的语言既要严谨认真,又要富有文学性。在引用文本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评论观点,避免个人情感的过多掺杂。
结尾部分
回答问题:回答引言中提出的中心问题,通过问题的回答勾连全篇。
升华总结:在结尾部分进行适当的升华,可以往哲学或其他更高层次的思想延伸,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其他注意事项
格式规范:严格遵守文学评论的格式要求,包括总分总的结构、小标题的使用、引经据典等。
客观分析: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过多主观情感的插入,确保评论的客观性和专业性。
示例结构
引言
介绍作品《苏七块》及其作者冯骥才。
提出问题:探讨苏七块这一角色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价值。
正文
分论点一:苏七块的职业形象与性格特点。
理论支撑:使用人物塑造理论,分析苏七块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
分论点二:苏七块的规矩与医患关系。
理论支撑: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苏七块的规矩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分论点三:苏七块的社会地位与象征意义。
理论支撑:运用象征主义理论,探讨苏七块这一角色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结尾
回答引言中提出的问题,总结苏七块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进行升华,探讨这一角色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通过以上步骤和结构,可以撰写一篇结构清晰、内容充实的考研文学赏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