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考研时可能会通过以下方式压分:
专业课成绩压分 :学校可能会在专业课评分中故意压低考生的成绩,使得考生的成绩普遍偏低,从而在整体上降低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参考拟录取名单:
通过查看拟录取名单中的考生编号,可以判断出一志愿上岸的学生和调剂上岸的学生。如果一志愿上岸的学生编号前几位都相同,说明压分的概率较低;如果编号不同,则可能是调剂上岸,这时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题目难度、专业热门度或报考人数等。
第一志愿专业课和公共课成绩:
如果第一志愿学生的专业课和公共课成绩普遍偏低,尤其是专业课成绩前几名都很低,那么很可能是学校压分的情况。
针对不同科目压分
文科类:
如果专业课成绩大多数都是三位数,说明不压分;如果只有极个别的是刚上100分,则存在压分的可能。
工科类:例如生化环材等专业,即使考985院校,英语成绩50分左右也正常,关键在于数学成绩。数一和数二大多数能考100多点,数学三大多数能考120到130分以上,这代表学校的生源比较优质,不存在压分情况。
主观性强的科目:
专业课中一些主观性强的科目,如手绘等,由于评分标准不统一,学校可能会在这些科目上故意压分。
需要注意的是,压分行为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会采用,且压分的具体方式和程度也会因学校和专业而异。因此,在选择学校时,建议考生多了解相关信息,包括学校的招生政策、历年的录取情况、专业课的评分标准和复试题型等,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