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导师可能存在的缺点包括:
脾气差:
有些导师可能会经常发火或训斥学生,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安排杂活:
导师可能会让学生承担很多非研究性的工作,如报账、写材料、订票等,导致学生无法专注于学术研究。
卡毕业和论文发表:
有些导师可能会故意拖延学生的论文发表,或者以其他方式卡住学生的毕业进程,利用学生作为免费劳动力。
工资发放问题:
有些导师可能会以最低标准发放劳务费,甚至克扣学生的劳务费。
学术能力不足:
有些导师在学术前沿的了解上浮于表面,提供的建议不切实际,甚至要求学生代写论文。
滥用个人权力:
有些导师可能会滥用权力,要求学生让出论文第一作者的署名权,或者直接占用学生的科研成果。
忽视学生发展需求:
有些导师可能会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例如不给推荐信、不允许实习、不让参加校招等。
控制欲强:
有些导师可能会严格控制学生的时间和行为,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自己的安排行事。
剥削学生:
有些导师可能会利用学生的劳动力和时间,甚至将学生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
心思不在教学和科研上:
有些导师可能更关注自己的事业或公司,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
人品问题:
有些导师可能存在人品问题,如势力、好色、扣发学生补贴等。
挂名导师与实际导师不一致:
有些情况下,学生可能会面临挂名导师与实际导师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学术上难以得到真正的指导和支持。
选择导师时,学生应该尽量了解导师的口碑和学术能力,避免选择上述缺点明显的导师。同时,学生也应该与导师进行充分的沟通,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期望,以确保在研究生阶段能够获得有效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