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肌理实验主要考察以下六个方面:
实验一:肌肉的收缩特征 实验目的
:学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手术器械和刺激、记录仪器的使用。
实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神经肌肉组织。使用任氏液避免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离子干扰。
概念理解 阈刺激
最适刺激:刚刚能引起最大收缩反应的刺激。
肌肉收缩形式:
单收缩
等张收缩
等长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实验二: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
实验操作:向试管内轻轻滴入血液,然后轻轻混匀,避免剧烈振动。
观察与记录: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下的变形和破裂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三:离体蛙心灌流 实验目的:
观察和分析蛙心在体外的生理活动,特别是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实验操作:将蛙心离体,连接灌流装置,观察心脏在不同条件下的收缩和舒张情况。
记录与分析:记录心脏的跳动频率、收缩幅度等参数,分析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四: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实验目的:
探究心血管活动如何受到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实验操作:通过刺激神经或注射激素,观察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结果分析:分析不同刺激或激素对心脏活动的具体影响机制。
实验五:呼吸运动的调节 实验目的:
了解呼吸运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蛙或兔的呼吸运动,记录呼吸频率、深度等参数。
影响因素:探究不同条件下(如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实验六:离体肠管平滑肌的生理特征 实验目的:
研究肠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和其影响因素。
实验操作:制备离体肠管标本,观察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收缩和舒张情况。
实验结果:记录肠管平滑肌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等参数,分析其生理特征。
这些实验不仅涉及基本的生理学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方法。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肌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机制及其调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