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教育以及道德修养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论语》中关于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正名
孔子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用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忠恕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要求积极为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要求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庸之道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过犹不及。”
礼与仁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学习与教育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人生观与道德修养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人际关系与处世哲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些内容体现了孔子的哲学思想,包括对名实关系的看法、道德修养、中庸之道、学习态度、人际关系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考研中,这些内容可能会作为考点出现,建议考生重点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