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写考研既往病史时,应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实事求是 :确保所填写的信息真实准确,包括疾病名称、发病时间、治疗情况等。不要隐瞒或夸大病情。详细描述:
如果曾经接受过手术或治疗,需要提供详细的手术名称、治疗时间、治疗方式等信息。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缺损0.3cm,曾在阜外医院确诊,不需要手术,现生长发育良好,体育成绩达标。
关注影响:
既往病史的目的在于了解过去患过的疾病是否对现在有影响。如果疾病已经治愈且对现在没有影响,可以不必填写。但如果疾病对现在有影响,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则需详细填写。
重大疾病:
如果患有重大疾病如先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乙肝、肺结核等,或曾经做过重大手术,需要具体填写疾病名称、治疗情况、手术详情及目前的健康状况。
一般疾病:
一些常见的、已经治愈的疾病,如感冒、发烧、肺炎等,不需要填写,因为这些属于过去得过的疾病,不属于既往史。
隐私问题:
既往病史属于个人隐私,除非涉及特殊职业或专业需要,一般不需要特别关注。在填写时,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无病情况:
如果没有既往病史,则直接在栏内填写“无”或“既往体健”。
示例
无既往病史
直接填写“无”或“既往体健”。
已治愈的疾病
例如:“10岁时曾患肺结核,系统治疗一年半,现已痊愈。”
正在治疗的疾病
例如:“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目前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重大疾病及手术
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缺损0.3cm,曾在阜外医院确诊,不需要手术,现生长发育良好,体育成绩达标。”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可以确保既往病史的填写既真实又详细,有助于招生单位全面了解考生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