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常识基础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研分数线的三条生命线
国家线:单科和总分都必须达到国家线,这是进入复试或调剂的基本要求。
院校线:院校线通常不低于国家线,各学校各专业的院校线会根据当年的报考情况和专业热度等因素进行划定。通常,院校线就是复试的分数线。
录取线:你所报考的专业录取的最低分数即为录取分数线。过了院校线意味着你有机会参加复试,但为了更稳妥,最好参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以决定是否需要同时准备调剂。
34所自划线院校
在全国39所985高校中,除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五所院校外,其他34所均为自划线院校。
A区与B区的划分
国家线是分A区和B区的,不同地区的考研要求的国家线是不同的。
考研报名与填报志愿
在每年10月份考研报名时就要填写具体的报考院校与专业,并且只能填写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考研报名也可以理解为提前填报“志愿”。
专业课的考试科目
专业不一样,考的专业课也会不一样。有些大学的专业课试卷属于自主命题,有些学校则采用统一命题。例如,计算机专业,有学校还在使用自主命题,很多大学则采用统考408。
考研高校选择
常见的考研高校选择策略包括:
三本(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最容易成功;
三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最难成功;
一本二跨(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最为理想;
二本一跨(本地、本专业、跨学校)最能成功;
二本一跨(本地、本学校、跨专业)最好成功。
选择院校和专业时的考虑因素
该院校是985还是211;
该专业在全国排名第几位;
近五年该专业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录取率;
近三年该校本专业指定参考书变化情况;
近四年该校本专业专业课真题有售与否;
近六年该校本专业开办考前辅导班与否;
近五年该校本专业硕士生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
自己能否在这个专业找到一位相当的硬关系。
考研科目
考研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
考研方式
总体来讲有两种,一种是全日制考研,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被择优录取后学习知识,毕业获得硕士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另一种是非全日制,也就是在职考研,包含不同的报考方式,有同等学力申硕和专业硕士。
其他相关常识
跨专业考研:难度系数较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推荐免试研究生:通过资格审查,不用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而直接攻读研究生。
非定向研究生: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
定向培养研究生: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区别:非全日制一般是给在职的考生准备的,一般都在周末上课。
这些常识问题涵盖了考研的各个方面,从分数线、报考方式到专业选择、复习策略等,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了解这些常识有助于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考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