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的记忆方法有以下几种:
对称记忆
大脑在思维时对事物关联的对称面非常关注,利用这一点可以提高记忆效率。例如,任脉行走于前正中线、由下向上,督脉行走于后正中线、由下向上;腧穴定位中,内关与外关、大陵与阳池、曲泽与尺泽等对称点。
歌诀记忆
歌诀记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于中医药学。例如,小儿疫毒痢的重点可以概括为“热惊昏休疫毒痢,毒邪内闭与外脱,黄连解毒清开灵,参附龙牡来固脱”。
谐音记忆
给相关材料以谐音,可以增加趣味性,从而提高记忆效果。例如,麻黄汤的四味药可以用“干妈贵姓”(甘草、麻黄、桂枝、杏仁)来记忆。
公式记忆
将中医内容归纳为公式,如表证 = 肌表证 + 肺系证,阳虚 = 二气虚 + 虚寒,阴虚 = 血虚 + 虚热等,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浓缩记忆
将学习内容浓缩为几个字,是一种由厚到薄的高层次学习方法。例如,表证辨证中的肌表证内容可以用“寒热痛浮”四个字概括,十二正经的子午流注次序可以用“肺大胃脾心小膀肾包焦胆肝”12个字来记。
重点记忆
抓住重点内容进行记忆,避免面面俱到。例如,中药学的重点为每味中药的功效,可以用8个字左右记下其主要功效,这样可以记得更牢。
方歌记忆
背诵包含功效和主治的方歌,并且将君药置于最前面。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尝试自行修改、编写方歌。背方歌时要结合中诊知识推导每个方剂的证候。
思维导图
对于中基等偏理论的科目,注重框架感,可以自己做思维导图来辅助记忆。
看题
通过看题理解其背后知识点,总结命题规律,背诵该背的内容。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通过刷套卷来提高考研成绩。
结合以上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记忆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适当的休息,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