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哪些不歧视双非

教育巴啦啦 · 2024-12-26 16:22:08

北京师范大学:

复试时间早,公平,抽签答题,不歧视双非考生。

东南大学:

信息最透明的学校,官方总结了历年专业录取调剂和一志愿的具体人数,保护一志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下面有130多所研究所,经济补贴较高,很多都是调剂缺额,不歧视双非考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不压分,不歧视双非考生,缺点是报录比较高。

吉林大学:

初试成绩占70%,很少见非常保护一志愿,但整体较为公平。

四川大学:

报录比很高,但没有明确说明不歧视双非考生。

河南大学:

初试不压分,真题不泄漏,纯靠实力,公平,复试不让说本科学校和姓名,保护一志愿。

北京大学:

所有考生的单科成绩、总分以及排名,包括复试成绩以及进入复试的名单都是完全公开,专业课不压分,并且如果复试没过会很早打电话让抓紧调剂,校内调剂也很友好。

重庆大学:

信息公开,复试环节进行抽签,不歧视双非考生。

中南大学:

保护第一志愿,公开公正,不歧视双非院校学生。

厦门大学:

在投档录取时不歧视双非,全靠学生实力。

暨南大学:

考研没有歧视,地理位置优越,学科实力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初试专业课不存在压分,不注重学生出身,没有歧视现象。

大连理工大学:

工科很强,考试难度较高,但整体较为公平。

上海财经大学:

没有明确说明不歧视双非考生,但整体录取较为严格。

北京城市学院(英国华威大学合作项目):

项目优势在于费用较低,QS排名靠前,不出国可认证,且公开透明。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MBA项目):

费用较低,QS排名靠前,中留服可认证,公开透明。

中国人民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合作项目):

申请要求严格,但整体录取较为公平。

这些高校在考研录取过程中较为公平,不歧视双非考生,但具体录取情况还需结合每年的招生政策和考生的实际表现。建议考生在选择报考高校时,除了考虑学校的整体实力,还要详细了解其具体的招生要求和录取流程,以确保自己能够有充分的准备和机会。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