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考研需要关注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公开信息
国家考研政策
招生单位特殊规定
专业目录
各单位招生简章
半公开信息
招生院校的导师所带学生情况
导师的性格喜好
录取比例
专业课程的辅导情况
灰色信息
专业考试命题范围
题型
招生单位的破格录取信息
专业课真题
重点关注的信息
招生专业目录
这是报考的依据,近几年高校改革,专业调整频繁,尤其要格外注意,随时关注自己报考院校和专业的动态。招生专业目录一般在每年8、9月份公布,小伙伴们及时关注招生院校官网动态,确定报考方向。没出来之前也可查看往年招生目录,对学校招生情况大致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公共课考试内容与题型
这是由每年各科考研大纲详细规定的,因此要保持高度关注,其他科目倒是变化不大,但是政治考试大纲的变动较多,小伙伴们要注意。
专业课考试内容与题型
公共课有大纲,可以大致明确复习范围。但专业课却需要自己多方打听,因为教育部禁止招生单位划定复习范围。
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包含了报名资格、初试内容、复试要求以及学费、奖助学金方案等重要信息。发布时间为当年7-10月,发布网站为目标院校研究生官网。
网报公告
考生需要关注目标院校及考试所在地的网报公告,尤其是非应届生,例如21考研目前天津已经出了网报公告,提示考生,从2021年的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即2020年进行的网上报名)开始,非津户籍考生(坐落在本市的高校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除外),在津参加报名考试,考生仅需提供本市居住证,不需再提供本市工作证明。
网上咨询周
在这段期间,21考生可以向各个省份的省招办或招生单位咨询招生相关信息,解决自己关于考研报名的疑问,让自己考研备考更安心。咨询问题需要提前准备好,不要问考研无关的问题,且不同的招生单位,咨询开放时间不同,大家需要关注自己招生单位的咨询时间。
预报名
预报名往往针对的是应届毕业生,因为每年考研大军中,应届生是前锋队。提前为这些学生开通预报名,可以减少和避免集中报名时的拥挤。部分省份往届生也能预报名,根据去年的情况看,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江西、湖南、黑龙江、新疆的往届生可以参加预报名。
准考证和身份证
准考证是考生进入考场的必要凭证之一,考生忘记携带准考证是不能够进入考场的。所以考生前往考场前一定要携带好自己的准考证,以免引发不必要麻烦。身份证也是考生进入考场的必要凭证之一,考生忘记携带身份证也是不能够进入考场的。
考试必备文具
2B铅笔、橡皮、0.5的黑色签字笔(替换笔或笔芯)、小刀、固体胶(强烈建议不要用液体的胶水,不然会搞的湿湿的)、透明文具袋和相关文具。
其他注意事项
根据公告确认是否需要携带的物品,如机械手表、计算器、口罩、健康码、健康申请表以及核酸检测报告(2021年考研特有的)。
提前规划好每天的复习时间,保持高效的复习状态。
关注目标院校的复试分数线和录取调剂信息,了解自己在录取情况下的等待结果,增加录取的可能性。
以上信息可以帮助21考研的学生更好地了解考研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