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通常会做以下几类笔记:
公共课笔记
英语笔记:
语法知识:整理英语常用的句型及例句,记录简单易错的其他语法注意事项。
长难句:每页写一个长难句,拆分句子结构,写出翻译和正确的翻译,总结不足之处,记录生僻单词和特殊句型。
阅读题生词:记录阅读题中的生词,后期整理成核心词汇。
好句子:积累简单又亮眼的好句子,整理成作文模板。
政治笔记:
考点整理:以马原为例,理清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涉及的各个原理及方法论,将所有知识点连成一个大框架。
真题标注:在练习真题后,将真题的年份和题号标注在涉及的知识点之后,以看清各频度的考点。
专业课笔记
宏观把握:先通过目录宏观把握整本书的大致内容。
细致学习:深入各个章节进行细致的学习,学习完一章后动手做笔记,遇到遗忘或疑难的地方进行标注和询问。
整理框架:学完整本书后,整理全书的大框架,将各章节的小框架纳入其中。
真题总结:按照真题总结专题,将真题中涉及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网络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备考规划笔记
制定计划:在备考初期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任务、复习进度和模拟考试时间等。
重点突破: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加强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模拟考试:在备考后期多进行模拟考试,掌握考试形式和难度,提高应试能力。
个人化笔记
重难点记录:使用敬业签备忘录等工具记录重要内容,便于随时查看和背诵。
声音对比:在背诵时录制自己的声音并与备忘录里的文字内容做对比,增强记忆效果。
真题分析笔记
结论记录: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分析得出常考的知识点和出题思路,并记录下来。
知识点串联:将真题中涉及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为总结知识专题提供思路和方向。
这些笔记方法有助于考研人系统地整理和复习知识,提高备考效率。建议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笔记方法,并持之以恒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