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的“大综合” 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要求考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和综合应用能力。这种考试形式通常出现在一些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在大综合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并在答题时进行灵活应用,以展现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潜力。
具体到文学类考研,大综合通常涵盖以下内容:
文学理论与批评:
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流派和作品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
包括先秦诸子散文、汉朝辞赋、唐朝诗歌、宋朝词、元明清戏曲小说等。
中国现代文学:
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学运动、鲁迅及其创作、现代诗歌、现代小说等。
外国文学:
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8世纪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俄国文学、美国文学、日本文学等。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学的跨文化交换、文学的民族性、文学的国际性、文学的全球化等。
文学评论与写作:
包括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和分析,以及文学评论和写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文学理论与作品分析:
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解读,包括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艺术手法等方面。
此外,有些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在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中,将原本的小综合改为大综合,即把文学类和语言类专业的初试专业课合并为一门科目,以考查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各个学科的全面掌握情况。
建议考研学生在备考时,要特别关注目标院校和大纲中对大综合的具体要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