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赋值法怎么用

哇哇百科课堂 · 2024-12-25 02:09:48

考研数学中,赋值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技巧,主要用于简化复杂问题,使其更易于计算和推导。以下是赋值法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确定适用条件

赋值法适用于条件中有“任意”、“必”等字眼,或者题目条件以纯文字或纯字母给出,且所求为乘除关系且对应量未知的情况。

选择特殊值

根据题目条件,选择一个满足条件的特殊值进行代入。这些特殊值可以是具体的数值、矩阵、函数或几何图形等。

设定未知量

如果题目中有未知量,可以设定一个或多个未知数,并通过赋值法赋予这些未知数具体的值。

进行推导

利用所赋予的特殊值,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推导出其他相关量的值或得出最终结果。

验证结果

在得出结果后,需要验证结果是否符合题目的条件和逻辑,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示例

例1:大圆与小圆的周长比

分析: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我们可以将大圆的半径赋值为4,小圆的直径也是4,大圆的周长为4×2×π=8π,小圆的周长为4×π=4π,8π÷4π=2,所以大圆的周长是小圆的2倍。

解答:大圆的周长是小圆的2倍。

例2:圆的周长和面积变化

分析:将一个圆原来的半径赋值为2,这个圆扩大后的半径为4。这个圆原来的周长为2×2×π=4π,这个圆扩大后的周长为4×2×π=8π,8π÷4π=2,所以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圆的面积公式为πr²,原来面积为π(2)²=4π,扩大后面积为π(4)²=16π,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解答: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例3:溶液蒸发问题

分析:溶质、溶液、浓度三个量只给了一个浓度,所以可以用赋值法。找到题目中一直不变的量为溶质。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将溶质质量取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60。则一开始,浓度为10%时,溶液质量为60/10%=600;第二次浓度为12%时,溶液质量为60/12%=500;即蒸发了100克的水;第三次蒸发100克的水后,浓度变为60/400=15%。

解答:第一次蒸发后溶液质量为600克,第二次蒸发后溶液质量为500克,第三次蒸发后溶液质量为400克,浓度为15%。

注意事项

避免滥用:虽然赋值法在考研数学中非常有用,但并非所有题目都适用。在使用赋值法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条件,确保赋值后能够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灵活运用:赋值法可以与其他解题方法结合使用,如排除法、直推法等,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相信你对考研数学中的赋值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这种方法,可以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