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本校与老师交流的方法如下:
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
在初期,你需要了解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大致的教育和工作经历。这有助于你在初次接触时找到共同话题,使交流更加流畅,并较快获取导师的好感。
及时掌握导师的联系方式
导师的办公电话、住址、手机、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应当准确掌握。这些信息通常可以在校园网、院校招生办公室或相关熟人处获得。
在联系时间上要错落有致
初试之前可以有少量联系,复试之际应增加联系,入学后分配导师那段时间要加强联系。早期的零星交往可以让导师认识你,也可以使你更具体地了解导师。
旁敲侧击比单刀直入要好
导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往往一诺千金,在导师对学生不甚了解之际是不可能向其做出承诺的。直来直去的做法效果不会太好,因此建议采用较为委婉的方式与导师沟通。
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是直接方便的方式,可以省略漫长的等待过程。拨打导师的办公电话,私人电话尽量避免拨打。在与导师通话前,建议考生先整理好讲话逻辑思维及要向导师介绍的闪光点,争取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
邮件联系
导师的邮箱一般能够在校园官网上找到。邮件联系的优点是信息量大,避免当面沟通和电话沟通而产生的尴尬。考生可以通过邮件组织好语言再向导师介绍自己,如研究兴趣、爱好、特长等,但重点还是要描写一下自身的闪光之处。写邮件一定要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以表对老师的尊重及自身的文明素养。
面对面交流
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优点在于直观、信息量大。如果有机会,可以通过与导师当面交流,进一步了解导师的研究风格和成果,同时也可以展示自己的学术素养和思考能力。
尊重导师的时间和隐私
在与导师聊天时,要尊重他们的时间和隐私。不要频繁打扰导师,也不要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透露他们的个人信息或研究成果。
表达感谢和期待
在聊天结束时,可以向导师表达感谢,并表达你对未来可能加入他们研究团队的期待。同时,也可以询问导师是否有其他建议或要求。
通过以上方法,你可以有效地与考研本校的导师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实力,从而提高成功考取研究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