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考研新增的招生专业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健康、经济管理等。具体的新增专业如下:
社会科学类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新增了边疆社会研究学硕招生。
工程技术类
集美大学:拟新增教育学和区域国别学学硕,以及食品与营养、工商管理等专硕。
深圳大学:拟新增数字经济、食品与营养、风景园林、体育、口腔医学等多个非全和专硕招生专业,以及核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等学硕招生专业。
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拟新增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专业——人工智能,建筑工程学院拟新增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专业——工程管理。
上海大学:新增了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以及知识产权、图书情报、国际事务、数字经济等招生方向。
医学健康类
深圳大学:医学院自2025级起新增“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专业,下设“生物治疗与技术”和“生物医药材料与器件”两个方向。
其他新增专业
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学院新增了“070902 地球化学”和“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理工类专业。
陕西科技大学新增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能源动力、电子信息、英语笔译四个专业,其中三个都是工学类。
北京印刷学院新增美术与书法(135600)专业,学术学位新增设计学(140300)专业。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税务硕士专业增加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两年,金融学院金融硕士专业增加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两年。
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新增人工智能专硕(085410)。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新增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海洋学院新增大气科学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新增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心理学、系统科学专业。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新增设计学专业。
复旦大学化学系增加专硕研究生,化学(学科代码070300)只招收学硕。
这些新增专业不仅反映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也为考生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路径。建议考生们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新增专业进行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