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和专业有以下特点:
人文社科类专业报名人数增加情况
中共党史党建学:随着国家对党史党建教育的重视,以及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聘中对党史党建知识的需求增加,该专业逐渐成为热门报考方向。部分高校如江西师范大学等,该专业的报考人数有显著增长。
纪检监察学:作为新兴专业,随着反腐斗争的深入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推进,其就业前景广阔,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2024年考研新增该专业,部分高校的报考人数已呈现上升趋势。
马克思主义理论:该专业在考研中一直保持一定的热度,尤其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中,其报考人数相对稳定且有所增长。这可能与该专业在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聘中的广泛需求有关。
理工科类专业报名人数增加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全日制):虽然部分高校的全日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报考人数有所下降,但非全日制方向仍受到在职考生的青睐。这可能与该专业在职场上的广泛应用和较高薪资水平有关。不过,具体还需根据院校情况而定。
材料科学与工程:该专业作为理工科类的重要专业之一,其就业前景广阔,涉及领域广泛。部分高校如北京科技大学等,该专业的报考人数有所增长,显示出考生对该专业的认可和追捧。
管理学类专业报名人数增加情况
工商管理(MBA):作为管理类专业的热门方向之一,其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
报考人数的参考意义
评估竞争激烈程度:报考人数越多,竞争压力越大。考生可以根据报考人数判断自己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难度,从而更合理地制定复习计划。
分析专业趋势:报考人数的变化可以反映不同专业的热度趋势。如果一个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可能意味着该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学术研究价值高或者社会需求大。
部分院校公布报考情况
中国计量大学:2025年新增金融、知识产权、材料与化工、工业工程与管理四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招生,部分专业由于“新增”,实际报名人数远远小于拟招生人数。
北京交通大学:截至10月20日已缴费报名人数为4261人,其中全日制3390人报考,非全日制871人报考,与2024年总报考数相比减少1062人。
安徽工业大学:截至10月17日,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包括材料、化学、环境、生物等,以及经济类中的国际贸易学和数量经济学,计算机技术专硕等。这些专业一志愿招生人数较少。
其他注意事项
报名人数≠参考人数:院校公布的报考人数并不是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每年都会有一部分考生因为各种原因缺考。
专业报录比更重要:比起关注院校报考人数,专业报录比才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有些院校报考人数多,但有些专业并不是那么卷。
多看复录比:决定能否成为研究生除了初试过线外,还需看专业复录比,国家线和专业复试线能淘汰掉一部分人,最后跟你竞争的可能只占少数。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研报名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制定更为合理的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