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存在一些被普遍认为难度较大或就业前景不太理想的专业,这些专业通常被称为“雷点专业”。以下是一些考研雷点专业的总结:
会计学专业
竞争激烈:由于会计学专业非常热门,几乎每个高校都有会计专业,导致报考人数众多,竞争压力极大。
招生名额少:相对于其他专业,会计学的招生名额较少,尤其是财经类院校虽然招生名额较多,但综合性大学的招生名额通常较少。
跨考压力大:专硕的设立并没有有效分流考生,反而使得更多同学选择跨考会计,进一步加剧了该专业的竞争难度。
行政管理专业
不考数学:该专业不考数学,主要考察两门专业课,以背诵为主,学习过程较为枯燥。
跨考扎堆:很多同学因不想学数学而选择行政管理,导致即使报考普通院校的行管专业,报录比也能达到12:1左右,竞争非常激烈。
实际应用难度大:行管专业需要联系实际生活,考察的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死记硬背无法取得好成绩。
金融学专业
内卷性强:金融专业虽然热门,但内卷性极强,如果不继续深造,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报考人数多:大量本科学金融的同学选择考研,跨考金融的学生也不少,导致金融专硕热度极高,考试难度较大。
心理学专业
就业困难:即使是在985和211名校,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就业困难,难以找到合适岗位。
体育学专业
就业优势小:考研分数低,即使上了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也没有太大优势,主要只能担任体育老师,但岗位较少。
历史学专业
门槛高:考研复习难度大,外语国家线高,就业市场上岗位少,需要具备相应的历史教师资格证。
国际政治和外交学专业
考研出路有限:虽然名字好听,但考研后出路有限,主要只能从事研究工作。
生物工程专业
就业前景不佳:国内甚至名校博士毕业也面临就业困难,除非是海外归来,否则考研意义不大。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
需求有限:该专业需求主要集中在理论上,实际应用较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理论与实践脱节:社会实际情况与专业需求脱节,导致该专业需求有限。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就业方向单一:考研后主要方向是深入研究或当老师,就业不算特别吃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就业竞争激烈:市场人才增多,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高薪成为传说。
物流管理专业
教学质量问题:由于该专业发展迅猛,存在教学质量上的问题,导致就业前景不明朗。
中西医结合专业
基本理论差异:由于基本理论大不相同,导致中西医难以融合,实际应用困难。
市场营销专业
竞争激烈:岗位需求量大,但流动量也大,竞争激烈,不建议考研。
哲学专业
就业困难:哲学专业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岗位,多选择成为哲学教师,职业发展前景有限。
工商管理专业
缺乏实践经验:该专业涉猎广泛但深度有限,缺乏具体实践经验,就业市场上竞争激烈。
新闻学专业
就业压力大:行业竞争激烈,薪资水平较低,工作强度大。
生化环材专业
被称为“四大天坑”: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等专业就业困难,工作环境艰苦。
医学专业
学习难度大:医学专业需要掌握大量专业知识,考研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法学专业
学习负担重:法学专业书籍多且难懂,需要背诵大量法律条文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