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中医基础理论考研时,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部分:
第二、三、四、五章:
这些章节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第二、三、四章,需要逐字逐句研读理解。注意基本定义、内容以及一些重点概念的名著注条,例如《素问·五运行大论》中关于五行之间相乘和相侮及其相互关系的解释。
经络章节:
除了注意经络的分类和各个基本概念外,还应特别注意每条经脉的走行,这些内容在考研中也是常见的考点。
第七章:
虽然第七章在讲课中不是重点,但在考研时会有所涉及,需要特别注意。
奇恒之腑:
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六个组织器官,这些内容在考研中也是重要的考点。
舌苔脉象的鉴别:
在《中医诊断学》的复习中,应把重点放在舌苔脉象的鉴别上,牢记每一种舌苔和脉象的特点。
地道药材及其产地:
在《中药学》的复习中,要特别记忆书中提到的地道药材及其产地,例如甘肃的当归,青海的大黄等,以及药性的概念、作用、用药禁忌等。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掌握其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消长平衡等。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些概念在考研中也是重要的考点。
经典著作和医家:
了解《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等经典著作的内容,以及金元四大家和温病学派的主要观点,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的复习,可以全面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提高考研成绩。建议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分阶段进行复习,并在复习过程中多做笔记和总结,以加深记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