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调剂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政策制定与公布
招生单位在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时,可组织开展调剂工作。
调剂工作办法应包括接受考生调剂的时间、基本要求(含考生第一志愿专业范围、初试科目、初试成绩要求等)、工作程序、复试录取办法、咨询渠道等信息,并需报本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涉及学术要求的,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范围,须先经本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审核同意。
调剂原则和条件
调剂考生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原则上,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
招生单位要规范制订调剂考生进入复试的遴选规则,不得将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单位、毕业院校、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
调剂程序
招生单位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yztj)接受所有考生调剂申请,严禁通过其他渠道接受考生调剂申请。
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招生单位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
特殊政策
工学照顾专业之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之间、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之间的调剂,按本类照顾专业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执行。
2024年规定删除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之间”一项,意味着这一领域的调剂将会更明确。
其他注意事项
调剂工作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调剂考生的遴选规则需科学合理,确保考生权益。
调剂过程中的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建议
提前规划:考生应提前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政策和要求,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关注系统:密切关注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的开放时间和相关信息。
准备充分:考生需要认真准备调剂所需的材料和成绩,提高调剂成功率。
了解政策变化:由于政策可能会有调整,考生应及时关注最新的招生信息,以便做出相应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