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师范本科生考研的步骤如下:
确定目标
选择专业:考虑本专业考研还是跨专业考研。如果对本专业有浓厚兴趣并且想在该领域深入研究,选择本专业会比较合适,因为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例如,本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想继续在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方向深造。跨专业考研则需要谨慎考虑,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比如本科学的是机械工程,但对金融很感兴趣,想跨考金融专业;另一方面要考虑跨考的难度,像从文科跨考理工科专业,可能会面临数学、专业课程等知识体系的巨大挑战。
选择院校:评估自己的实力,包括本科成绩、学习能力等。如果本科成绩优异,学习能力强,可以考虑报考重点院校。例如,本科成绩排名靠前,有丰富的科研经历,就可以冲击“双一流”高校。考虑院校的地理位置,像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高校,往往有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例如,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北京的高校可能会有更多与中央级媒体合作的机会。研究院校的招生情况,包括招生人数、历年分数线、报录比等。比如某高校某专业每年只招5人,而报考人数达到100人,报录比就是20:1,竞争非常激烈。
复习备考
收集资料:确定好专业和院校后,要收集考研大纲,它规定了考试的范围和要求。例如,数学考研大纲会明确考试的知识点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哪些部分。收集参考书目,不同院校和专业要求的书目不同。如文学专业可能需要收集指定的文学史教材、文学作品选等。还可以收集历年真题,通过研究真题可以了解考试题型、命题规律和重点。例如,前期(3 - 6个月)可以重点复习专业课和英语基础课,暑假一直到12月份考试就会很轻松。
制定计划: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实力后,需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复习方法。建议列出计划,搜索有关目标院校目标专业所有的资料,动用自己一切的资源,把考研这一件事在这一年做到极致。
考试策略
政治:考试时间是第一天的上午,3个小时非常充裕。建议用45分钟写选择题,因为选择题成绩普遍在50-70分之间。英语二上80分还是比较难的,但基础好的还是可以的。英语二的组成包括完形填空(20个空,0.5分一个,共10分)、阅读理解(共5篇,前4篇为阅读A,难度比阅读B略大,第5篇为阅读B,又叫新题型,难度不大,共25个空,2分一个,共50分)、翻译(一段比较简单的英文文字,翻译成中文,共15分)和作文(分为小作文和大作文)。
英语:完形填空占的分值太少,空又多,没必要刻意地练,建议放弃为主。阅读理解是决定英语成绩的关键,每天练2-3篇即可。作文方面,小作文和大作文都需要练习,可以找一些范文进行模仿。
其他注意事项
跨专业考研:如果选择跨专业考研,需要提前了解目标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考试内容,确保自己能够胜任跨专业的学习要求。
压分问题:压分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论压不压分,都有金榜题名和名落孙山的。建议考上一志愿,如果一志愿没上线,再考虑调剂。
辅导班:如果基础一般或较差,建议选择有答疑督学的辅导班,如高途考研的带答疑督学的班,效果会更好。
通过以上步骤,普通师范本科生可以系统地准备考研,提高上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