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设专业是指高校在教育部规定的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这些专业在专业代码上通常表示为“Z”,例如中央财经大学自设的“金融服务法”专业,其代码为“0301Z1”。
政策背景
根据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2011年12号文件《关于做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的通知》,高校有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目录内的专业。
2011年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只精确到一级学科,这表明教育部正逐渐放权于各研招单位,使其成为真正的培养研究生的学府。
查找方法
在高校公布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自设专业通常会用特殊符号在适当位置标出,例如标注在备注一栏或专业名称前。有些学校可能不进行特殊标注,这时需要通过每个二级学科特有的专业代码来找出。自设专业的专业代码通常以“Z”开头。
对于2012年以前的自设专业,如果查找这些专业,需要看后两位所组成的数字是否大于20,因为2012年以前的专业代码没有拉丁字母,而是后两位从20开始计数。
专业特点
自设专业并不是高校想设置就设的,而是高校在某个一级学科上拿到博士点授权后,经国家审查批准才能设置的特色专业。这些专业往往是高校的传统特色专业或强势专业,只是在国家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没有设置。
自设专业的设置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批准,因此具有一定的学术和专业优势。由于这些专业较为精专,就业面可能不如普遍专业广泛,但通常会有更高的对口性。
报考建议
如果研招单位的某自设专业第一年招生,会相对好考,因为知道的人会比较少一些。
-考生在择校时,可以优先考虑名字“不好听”的专业,这样基本上找到的专业都是自设专业。
在查看高校自设专业时,还需要关注其往年招生人数、分数线等信息,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该专业的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高校自设专业是高校在某个一级学科上自主设置的特色专业,具有学术和专业优势,但报考时需要特别注意其招生情况和专业特点。通过了解相关政策和查找方法,考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自设专业进行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