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逻辑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逻辑大纲解读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综合,以及相应的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包括形式逻辑、论证逻辑、综合推理等内容。试题题材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逻辑知识点梳理
形式逻辑:
联言命题(P且Q)
选言命题(P或Q)
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直言命题(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部分构成)
直言命题间的对当关系(矛盾、反对、从属)
论证逻辑:
削弱题型
加强题型
假设题型
支持题型
解释题型
评价题型
推论题型
论证逻辑高频考点
历年真题频次:
形式逻辑:掌握做题公式及公式背后的逻辑,多刷题提高信息提取速度及公式运用熟练度。
论证逻辑:分析论证过程,掌握削弱、支持、假设、解释、评价及推论等题型。
管综逻辑考试大纲:
概念:概念的种类、概念之间的关系、定义、划分。
判断:判断的种类、判断之间的关系。
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综合推理。
论证:论证方式分析、论证评价(加强、削弱、解释、其他)、谬误识别(混淆概念、转移论题、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不当类比、以偏概全、其他谬误)。
逻辑推理能力提高方法
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包括命题、推理、归纳、论证等方面的知识。
多做真题,分析近10年真题,形成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其他相关内容
逻辑学在厦门大学的考试内容还包括哲学的基础理论、逻辑学本身以及如何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考生需要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逻辑思维方式、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等内容,并系统学习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
建议考生根据以上内容进行系统复习,重点掌握形式逻辑和论证逻辑的知识点和题型,多做真题,提高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