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考研复试资料被骗

星辰奇趣 · 2024-12-26 19:31:11

考研复试卖资料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或专业的培训机构,声称拥有实用的复试资料或内部资料,从而诱骗考生购买。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诈骗套路:

利用“特殊身份”出售复试资料

诈骗分子会在考研论坛和网站上发布经验贴或主动留言,声称自己是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或专业的培训机构,手里有实用的复试资料甚至是内部资料。当考生将钱转过去后,对方会立即拉黑并消失。

“付费内部资料群”诈骗

诈骗分子会组建一个“考研内部资料群”,在网上声称有各种内部资料,但加入这个群需要收费。实际上,这些群并不会分享任何资料,或者分享的资料没有任何价值,等群里人进得差不多后,诈骗分子会直接解散群聊并拿钱跑路。

保证录取陷阱

诈骗分子会在初试之前兜售“内部资料”,初试过后谎称“可以提前查分”,复试环节又说“复试包通过”或“调剂包通过”。他们通过收取改分费、联系费等方式诈骗考生钱财。

假装官方,保录对赌

每年出分前后,骗子会谎称是招生单位,告知考生“人招满了”或“复试没名额了”等信息,引发学生恐慌,从而诈骗钱财。

冒充高校老师

骗子会冒充高校老师提供所谓的考研内部资料,并承诺提供协调考生复试资格、录取等有偿服务,骗取考生钱财。

利用考生社交账号

骗子还会盗用考生的社交账号,然后更改考生的名字与头像,与家长联系称要报某名牌大学内部培训班,并引导家长添加所谓老师的联系方式,进行所谓的报名和缴费。

建议

选择可靠的资料来源

考生在购买考研复试资料时,应选择官方渠道或已知的、信誉良好的培训机构。

谨慎付款

在确认购买前,应先查看资料的样本或要求货到付款,避免直接转账。

多方验证

可以通过多方渠道验证卖家的身份和资料的真实性,如联系学长学姐或直接联系高校相关部门。

保持警惕

对于任何声称能“包过”或“提前查分”的承诺,都应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被考研复试卖资料诈骗的风险。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