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专业考研的相关信息如下:
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坚实公共外交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公共外交相关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101)
英语一(201)或俄语(202)或日语(203)或二外法语(243)或二外德语(244)或二外西班牙语(246)
政治学原理(716),含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史与中国外交(922)
参考书目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国际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陈志敏、肖佳灵、赵可金著:《当代外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韩方明主编:《公共外交概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研究方向
不区分研究方向
复试科目
国际问题综合
招生信息
招生人数:14人(2024年)
学制:3年
其他信息
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的出题特色在于“超纲”,需要自己另外看书总结
公共课要尽可能拿高分,尤其是外语
建议:
针对性复习:考生需要按照报考院校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使用指定的教材和参考书目进行深入钻研。
注重实践:除了理论学习外,考生还应关注实际案例的分析,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提前准备:建议考生提前准备,尤其是英语和政治两门公共课,可以通过背单词、做真题等方式进行系统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