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国哲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通读教材
仔细通读教材,对每个时期的哲学流派、哲学家的思想、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命题等有全面的了解。可以边读边做笔记,标注出重点、难点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梳理知识框架
梳理教材的框架结构,按照历史时期、哲学流派等维度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历程。
深入理解哲学思想
对于重要的哲学家及其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要深入思考其产生的背景、内涵、意义和影响等。例如,先秦时期的孔子、老子、墨子等哲学家的思想,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哲学思考,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理解他们的思想主张。
研读原典
北大哲学系的考试非常注重对原典的考察,因此要认真研读教材中提到的哲学原著选段。可以逐字逐句地翻译、理解,把握原著的核心思想和论证逻辑。在研读原典的基础上,尝试背诵一些重要的段落或语句,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引用,增强答案的说服力。
分析历年真题
收集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考试的历年真题,仔细分析题目类型、考点分布、出题规律等。通过分析真题,可以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明确自己的复习方向。针对真题进行模拟练习,按照考试的时间和要求答题,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做笔记和总结
在阅读教材和研读原典的过程中,要做好笔记,记录重点内容、难点问题和自己的感悟。整理笔记时要有逻辑,便于日后复习和查阅。例如,对于张载的气论,要从其来源背景、社会环境、反驳的理论、建立的本体论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
参加课堂讨论和撰写论文
通过参加课堂讨论和撰写论文,可以加深对哲学思想的理解,并将理论知识与当前社会现实相结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当前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利用辅助资料
阅读一些辅助书籍和学术论文,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冯达文和郭齐勇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等,以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中国哲学的内容,为考研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