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考研的科目通常包括 政治、英语、数学(三)和专业课。专业课的具体内容会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而有所差异,但一般会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包括数据的类型、总体和样本、参数和统计量、概率与频率,以及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涉及频数分布的类型与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描述指标(如算术平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以及正态分布的特点和应用。
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包括样本率的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样本均数的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以及样本均数抽样分布的正态近似条件。
统计推断:
涵盖置信区间的含义与应用、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假设检验的结果解释、检验效能、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的概念,以及检验效能的计算。
基本情形的参数推断:
主要是t分布的特征及其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以及t界值表的使用。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教材的内容。
应用回归分析:
涉及回归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统计学方法及其应用:
考察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医学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建议考生根据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大纲,具体了解并准备相关复习内容。同时,可以参考一些推荐的备考资料,如《统计学》教材、相关的辅导书籍和在线课程,以便更系统地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