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双非(非985、非211)院校中考研相对容易的学校,以下是一些推荐:
哈尔滨工程大学
位列“211工程”、“双一流”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了“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排第45名,是国家“三海一核”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太原理工大学
适合理科生报考的一所工科大学,专业课考得差不多基本上没太大问题,学校对双非考生比较公平。
华南师范大学
没有特别提及,但作为一所师范类高校,通常师范类专业竞争相对较小。
广西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和心理学相对好考一些,其余很多专业也都有调剂名额,上岸难度不大。
西南建筑科技大学
至少13个专业都好上岸,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也不难考,有很多调剂名额。
贵州师范大学
在贵阳,前身是“国立贵阳师范学院”,至少10个学院都有调剂名额,师范类的同学只求能上岸可以选择这所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电力工程、机电工程相对好考,一般得有至少4个学院都有调剂名额。
深圳大学
虽是双非院校且建校时间较短,但其综合实力并不比一些985/211高校差,研究生生源质量逐年提升。
中国计量大学
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双非高校,录取的学生中有部分来自985/211名校。
江西财经大学
财经类高等院校,经济学和管理学实力雄厚,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学科评估都是A-,竞争相对较小。
东北财经大学
财经类高校,实力非常强劲,在东北三省乃至北方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每年的考研竞争也相当激烈。
北京语言大学
专业特色非常浓厚,教育部直属高校,语言环境非常好,整体报录比在6:1左右。
中华女子学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农学院等:
这些学院相对容易上岸,适合社会工作硕士等专业的报考。
这些学校相对容易考的原因包括学校实力较强、专业热门度不高、调剂名额较多、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等。建议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学校进行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