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读文献学的方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带着问题读文献
在阅读文献时,应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能够更高效地找到所需信息。问题可以包括:这篇论文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它有哪些基本结论?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判断论文是否与你的研究相关,从而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粗读(对文献进行初筛)
浏览摘要和标题:首先通过浏览论文的摘要和标题,初步了解论文的研究问题和基本结论。这有助于判断论文是否与你的研究相关,从而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泛读(对文献进一步筛选)
关注引言的后半段:引言部分会细化研究问题,通过读这部分内容,可以快速了解论文的研究问题。
略读文献综述:在初期阶段,可以完全略过文献综述部分,因为这部分内容通常是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读核心内容:包括读图、表、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如果你对研究方法熟悉,可以通过读图、表来了解研究过程。如果不熟悉,可以暂时略过,直接进入结论部分。
辩证阅读与记忆
用荧光笔划出重要语句:将文献中的重要语句用荧光笔标出,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抄录到A5纸上:将摘录的内容抄录到A5纸上,并订到原文献上,作为精选。这种方法有助于加深记忆。
系统阅读
锁定必要文献:在研读前,根据研究需求和方向,锁定必要的经典文献和重要文献。
深入文献:研读文献时,要深入理解文献的研究机理和表述逻辑,弄清文献的来龙去脉。
拆解文献:对文献进行拆解,复述文献的基本要件,包括题目、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核心、论证过程和研究结论。
提炼精华:提取文献的精华,并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整理下来,使用自己的话进行结构化重述。
输出素材:将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笔记输出,有助于巩固记忆和理解。
利用检索工具
学会搜索文献:掌握使用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搜索文献的方法,并学会利用权威作者、摘要和关键词来识别相关文献。
利用零碎时间
利用零碎时间阅读:备考学生可以利用零碎时间阅读文献,例如通过科研公众号或前沿文章推送,培养对研究热点的敏锐感。
选择合适的文献来源
选择高质量的文献:优先选择C刊论文和知名作者的论文,这些文献通常质量和影响力较高。
通过以上步骤,考研学生可以更有效地阅读和理解文献,为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