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研报名人数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推免比例增加,统考名额减少:
在招生名额固定的情况下,推免名额越多,考研人的机会就越少,导致考研人数下降。
缩招和停招趋势:
部分高校和专业出现缩招甚至停招的现象,如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等985/211高校的应用统计专硕缩招一半,学制两年改三年,甚至南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华大学等院校的应用统计专硕停止招生。
出国留学人数增加:
近两年,出国需求被释放,考研人群被分流了一部分。
高等教育品质提升:
大学生对个人生涯和职业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有了理性的思考,考研不再是唯一的升学选择。
就业压力和职业规划的多元化:
考研不再是升学的独木桥,考取公务员、到国外深造或者毕业后直接就业等都是当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可选项。
疫情后效应:
疫情对教育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学子对继续深造的热情大幅下降。
追求经济稳定与职业保障: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研究生就业期待下降,许多毕业生开始调整就业规划,寻求更具稳定性的就业岗位,比如投身于公务员考试之中。
研究生质量提高:
多所高校延长研究生就读年限,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考上并不等于就能顺利毕业,因此毕业生们在选择考研时会更加理性、谨慎。
考研性价比下降:
根据《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硕博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差异并不明显,甚至出现了“学历倒挂”现象,降低了部分学生对考研的热情。
内卷严重,学历面临贬值:
考研内卷现象严重,研究生学历面临贬值,很多学生发现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不一定比本科生好,这让他们开始重新衡量考研的价值。
留学市场回暖:
出入境政策的放开,使得原本受限只能选择考研的学生开始转向留学,分流了一部分考研人群。
部分毕业生转向考公:
经济形势和大环境的影响下,更多的毕业生选择考公,编制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福利和待遇也更加优厚。
综上所述,考研人数的减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教育政策变化、经济形势、就业压力、职业规划多元化、疫情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