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类考研是一个需要充分准备和注意多方面因素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了解跨考定义与院校政策
跨考通常指跨专业、跨学校或跨地区的考研行为。对于艺术设计专业,部分院校对跨考生有明确的限制或附加条件。例如,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对跨专业考生要求加试造型基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则不限制跨考,也没有加试。因此,在决定跨考前,务必仔细查阅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了解是否招收跨考生以及有无特殊要求。
明确跨考动机与优势
跨考艺术设计专业的动机多种多样,包括对原专业不满意、对设计有浓厚兴趣、设计专业考研不考数学等。然而,考生需要明确的是,艺术设计考研的热度逐年上升,分数线并不低。跨考生通常在手绘方面较为薄弱,但在文化课如英语和政治上往往有优势。因此,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合理选择院校与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涵盖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多个方向。不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考试内容各不相同。跨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院校和专业。例如,天津理工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在艺术设计专业方面招生名额较多,报考压力相对较小,是跨考生的优质选择。
重视手绘与专业理论学习
手绘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考察内容。对于跨考生来说,手绘通常是弱项,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练习。建议尽早开始准备,合理安排时间,虚心请教,坚持每天训练。同时,专业理论学习也不容忽视。理论主要考察考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重点在于背诵和默写,再训练思维分析和写作。
调整状态
良好的身心状态对于考研至关重要。考研的压力不仅来自考试本身,考前的信心蓄积也不容易。应当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努力后的成功。应届生考研还有一个顾虑,就是怕考前复习占用了找工作的时间。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很多同学就是在考研结束后找到工作的。另外,准备考研的同学要学会放松自己,尽量给自己减少压力。生活要有规律,学习时间不必安排得过于紧张。
信息的收集
考研信息因报考单位不同而不同,需要考生有针对性地寻找。可以按透明程度和收集难度,将考研信息分为公开信息、半公开信息和封闭信息。公开信息指通过各种渠道公开传播的信息,考生可以轻易获取,包括国家考研政策、招生单位的特殊规定、专业目录、各单位招生简章、考研辅导机构的辅导信息等。半公开信息通常不对外公开宣布,但通过适当的努力也能获取到,例如录取名额的历史和现状、专业课程的教材和笔记、历年的考查重点。
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备考
专业课是考研的重中之重,设计类考研的专业课总分300分。考研招简公告一般集中在7-9月份公布,高峰期集中在9月份。考生需要结合考试大纲进行系统性记忆,了解历年真题,掌握目标院校历年考研真题的考法。对于公共课,如英语和政治,需要每天定时定量进行备考,使用一定量的题海战术来练习。
同等学力考生的注意事项
对于艺术设计考研同等学力的考生来说,他们在报考时需要特别注意招生单位的具体要求。一般来说,大多数学校会要求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加试几门专业课,以评估其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加试的科目可能包括素描、速写、色彩等基本功的考核,或者是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快题设计等。
通过以上这些注意事项,设计类考研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考试,提高自己的录取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