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的科目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等七门课。每门课的重点内容如下:
中医基础理论
重点章节:第二、三、四、五章,尤其是第二、三、四章。
关键内容:精气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以及经络分类、基本概念和每条经脉的走行。
中医诊断学
重点内容:舌苔脉象的鉴别,每种舌苔和脉象的特点。
其他注意点:第十章的其他辩证方法简介,这在考研真题中有所涉及。
中药学
重点内容:地道药材及其产地(如甘肃当归、青海大黄),药性理论中的五味概念及其作用,用药禁忌中的十八反和十九畏。
方剂学
重点内容:各方的组成、功用、主治记忆,以及方剂中药物的作用。
中医内科学
重点内容:各个病证分证论治部分。
针灸学
重点内容:大纲要求的腧穴定位主治,刺灸法,针灸治疗部分。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重点内容:理解记忆为主的相关内容。
在复习时,应细致研读,不仅掌握基本知识,还要有所提升,注意古籍中对概念的解释,这些往往是考试的常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