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曲式作品分析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乐段分析
乐段长度:注意乐段的分节,如16个小节可能是8+8而非4+4+4+4。
结构划分:明确乐段的呈示段、展开段和再现段。
调性分析:判断乐段的调性是单一调性还是转调乐段,注意转调终止的特点。
曲式类型判断
单二部曲式:再现部分可以是乐句或乐段,表现为局部再现,材料回归和调性回归。
单三部曲式:再现部分可以是乐段,且必须是变化再现,以统一调性至主调。
复三部曲式:通常包含三个部分,如AB+CD+AB,注意各部分间的连接和再现。
回旋曲式:包含多个插部和叠部,形式如AB+CD+EF+AB。
附属结构分析
引子:通常无旋律或仅有几个和弦,或具有旋律但不具备呈示性。
连接:出现在乐段与乐段之间,或乐句与乐句之间。
尾声:多次终止式或主持续音。
再现方式
原样再现:完全按照呈示部分进行再现。
动力性再现:在再现时加入新的音乐元素,使音乐更具动态。
减缩再现:减少乐句或乐段的长度,但仍保留基础材料。
具体作品分析
划分结构:从宏观到微观,将作品划分为整体结构和次级结构。
分析手法:运用动机展开手法,如模进、分裂、逆行倒影等。
材料特点:分析旋律、节奏、和声等特点,注意材料的发展过程。
文字描述:撰写分析报告,总结作品的音乐风格、性格特征等。
注意事项
装饰再现:注意再现时的装饰或织体变奏,避免误判曲式类型。
主题叠入:再现部分可能与首部音乐结束部分重合。
倒装与省略:注意再现部分是否有倒装或省略。
假再现:不在原调进行的再现为假再现。
终止式:准确判断终止式,以确定曲式结构。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系统地分析考研曲式作品,从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