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考研老师的人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
通过其他老师了解
学术圈内的人通常比较熟悉,如果某位老师对学生好,或者有较高的学生和同事评价,那么其他老师往往也有所耳闻。可以通过自己之前的老师打听意向导师的为人处世和在读学生情况。
联系相关同学
在申请研究生过程中,可以通过论文发表、官网、百度等各种渠道联系该导师的学生,了解组内情况,包括硕转博情况、学生对导师的评价、论文发表和毕业去向等。如果遇到支支吾吾或含糊不清的说辞,则需要十分慎重和小心。
观察导师的科研和学术成果
查看导师的论文发表情况,如果导师的论文数量多且多为第一作者,而学生很少能作为第一作者,可能存在导师抢学生一作的情况。此外,如果导师的论文发表速度较慢,或者学生毕业时间较长,也需要引起注意。
了解导师的行政和学术职务
导师的行政职务和学术职务也能反映其学术能力和领导风格。如果导师有较多的行政工作或横向课题,可能会影响其对学生的指导和科研时间。
直接沟通
如果有机会,可以直接与导师进行电话沟通,询问课题组的情况、招生要求等,以此来感受导师的个性和态度。
查看导师的评价和反馈
可以在网上搜索导师的评价,如ResearchGate、知乎等平台上可能有其他学生和校友对导师的评价。虽然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可能有所不同,但可以作为参考。
关注导师的学生毕业情况
查看导师指导的学生的毕业情况,包括毕业时间、是否顺利毕业等。如果多数学生延毕或存在其他问题,可能表明导师在指导学生方面存在问题。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对考研导师的人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建议考生在选择导师时,多方面收集信息,综合评估,以确保选择到合适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