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时,省份的划分主要基于 招生院校所在地区,而非考生户籍所在地。全国被分为两类区域,即A类和B类,这两类区域的分数线有所不同,一般相差2-10分。
A类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个省(市)。
B类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个省(区)。
考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应首先确认目标院校所在的具体省份,因为考研成绩查询和录取通知都是基于这一地区进行的。例如,如果考生报考的是位于A区的院校,那么其考研成绩和录取信息将在A区进行查询和发布。
此外,虽然考生可以选择在自己所在省份以外的地区参加考试,但这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选择非户籍所在地报考点,并且需要查看所报考学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和报考点公告,以确定自己是否符合在该报考点报名的条件。
综上所述,考研省份的划分主要是为了方便考生根据目标院校的地理位置选择报考点,并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性。考生在准备考研时,应明确目标院校的所在省份,以便于后续的考试和录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