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审计编号的编写方法如下:
一级审计索引号
根据审计实施方案中的审计内容分类作为一级审计索引号。
用英文字母A、B、C……依次表示,例如:
资产负债审计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财务收支审计中的真实、合法、效益
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财政财务收支、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重大投资决策和效益、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廉政规定等。
二级审计索引号
根据审计实施方案中的审计组成员姓氏或其代号(如甲、乙、丙……)作为二级审计索引号。
这有助于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工作中自行把握审计索引号的扩展且防止重复。
三级审计索引号
审计人员根据已确定的一、二级审计索引号,对自己工作中形成的审计资料对应编制三级审计索引号。
为简便操作,可用阿拉伯数码1、2、3……依次排序。
例如,审计人员甲在资产负债审计中对自己所分工资产审计形成的审计资料可依次编制索引号A甲1、A甲2……,配合其他审计人员审计负债形成的审计资料可依次编制索引号B甲1、B甲2……,需汇总的审计资料(如资产汇总审计工作底稿、负债汇总审计工作底稿等)可编制索引号A甲汇、B乙汇等。
四级及以上审计索引号
如审计人员结合审计工作需要进一步详细索引编号,也可在三级审计索引号基础上,根据审计项目统一管理的规范要求,按会计科目、审计取证方法、审计具体事项等确定标志代号扩展四级甚至五级以上审计索引号。
其他编号规则
根据内部审计准则-审计档案的有关规定,审计报告底稿和附件的编号,可以参照单组文件排列规则。
规则包括: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定稿在前,修改稿在后;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批示在前,报告在后;重要文件在前,次要文件在后;汇总性文件在前,基础性文件在后。
编写方法为:在有效张页正面右下角顺序编写张号,同时,在每一份文件首页的右上角顺序编写件号。
通过以上步骤和规则,可以系统地编制考研审计编号,确保审计资料的归类整理和引用检索的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