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教训有哪些

自然大世界 · 2024-12-27 01:30:24

考研的教训包括:

忽视全面发展

不要只关注考试科目,忽视了软实力的培养,如社交活动、课外实践等。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习方式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提高分数,但长远来看,却可能成为求学和职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备考策略单一

不要盲目追随所谓的"热门备考方法",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节奏,比如通过"21天学习法"来评估不同的学习方法。

复习不够全面

每个科目考试知识点众多,不仅要牢记高频知识点,也要记忆联系其他中低频知识点,避免到考场上只能靠自己编。

背的次数太少

无论是哪个专业,所学的知识量都不容小觑,多背多练才能牢牢掌握,即使已经背过几次也不能大意。

题型掌握少

很多同学题型掌握少,这样很容易遇见新题型而手足无措,影响做题速度和考试心态,更甚至出现没有做完题的现象。

模拟次数少

考研初试前一两个月就要开始进行模拟考试,严格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进行,通过模拟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避免初试中出现没有答完题的现象。

忽视身体健康

在备考期间,要注意身体健康,避免因过度疲劳影响学习效果。例如,服用药物后不要喝咖啡,以免影响身体状态。

考研决定要自己做

考研的决定一定是自己经过思考决定的,而不是因为家人逼迫或者盲目从众的原因。因为考研不是短短几天时间,备考的过程至少需要9个月的时间,如果不想考研,那么后来也会因为找工作或者眼里大等各种原因而放弃。

选学校时要实事求是

考名校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报考学校时一定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不要盲目执着于名校,考研的目的是考上研究生,而不是为了报一个名校的研究生。

学习资料不是越多越好

资料够用即可,用好手里的资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有些同学担心资料不全,自己会复习不到位,于是见到别人推荐资料就买买买,结果买了一堆又没时间看,然后又开始焦虑。

考研备考忌晚不忌早

一般考研从当年的3月份开始复习就好,不会太早也不会太晚。每年都看到一些3个月考上名校的例子,这种事情确实存在,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既然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就要踏踏实实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复习。

报不报班没有标准答案

关于报班的问题,有人主张报班,有人说报班没用。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是否报班,不要盲目跟风。

这些教训可以帮助后来的考研人更好地规划备考策略,避免走弯路,从而提高考研的成功率。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