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一
初试成绩公布:正月十二,成绩出来时非常紧张。
联系导师:提前联系了两位导师G和W,G老师只带环科学生,W老师询问了感兴趣的方向和选择课题组的原因。
复试准备:复试成绩占40%,因为初试分数相差不大,所以准备过程较为紧张。
笔试:科目较多,包括大气、水控、固废、物理性污染、环评和环境工程原理,真题较少,重复率不高。通过学姐的习题资料进行复习,重点复习了三门主要科目。
面试:面试分为英语面试和专业面试,需要在短时间内体现自己的优势和专业素养,同时要有良好的临场反应能力。
同学二
本科背景:青岛大学双非,报考东南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
复试准备:过完年后在学校复习,提前3天到南京准备复试,拜访了提前联系过的导师,带了点青岛海鲜特产作为礼物,导师坚决不收,嘱咐了几句复试注意事项。
复试过程:复试分为专业英语和专业课程,气氛轻松,有认识的同学和网上联系过的同学一起参加考试。
同学三
初试成绩公布:成绩在3月5号公布,最初以为成绩不好,寒假期间开始找工作,后得知成绩比复试线高十几分。
复试准备:成绩公布后,推掉了所有工作面试机会,全身心准备复试。
同学四
自我介绍:介绍了自己的基本信息、学术学业情况、生活和学习经历、社会活动、表彰和论文发表情况,表达了对考研的坚持和对专业的热爱。
同学五
本科背景:烟台大学,报考西北大学有机化学专业。
复试准备:从四月份开始学习物化,根据本科笔记重新复习课本内容,刷课后题,并在B站观看张振宇老师的讲解视频。
复试过程:复试分为物化和有机两门专业课,通过系统的复习和整理知识点框架,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同学六
自我介绍: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学术兴趣、生活经历、社会活动和获奖情况,表达了对生物学的热爱和科研潜力。
同学七
自我介绍: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基本信息、学术学业情况、实践经历、特长爱好、科研潜力和读研目的。
同学八
复试准备:分享了考研期间的坚持和努力,通过制定复习目标和优化学习方法,最终成功上岸。
这些经历各有特点,但共同点在于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联系导师、系统复习专业知识、练习面试技巧等。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