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提供答案的骗局主要有以下几种:
花钱可提前买考研试题和答案
不法分子会在网上兜售所谓的“包过资料”“绝密押题”“真题答案”等,有的甚至包装成社会培训机构,通过网络平台、贴吧、QQ交流群等散布“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预付定金可发试卷样题”等诱惑信息。待考生付款后,商家往往“人去楼空”。
利用“考研VIP通道”收取巨额培训费
犯罪团伙利用网上教育培训直播、朋友圈推广等方式,暗示自己掌握考研科目中困扰很多考生的外语考试通道,并在“一对一”私聊中反复透露“已打通关系”“可提前获取答案”等细节,在取得考生信任后,嫌疑人向每位考生收取最高20万元的“包过”费用。而所谓的培训也仅仅是几份历年考题和一两段经验介绍视频。
谎称有内部资料或答案
一些辅导机构声称由名校老师甚至出题老师来授课,课上内容为“内部资料”,从而收取高额的辅导费用,或售卖考研真题答案,但交钱后却直接把考生拉黑。
交钱保证录取
骗子声称认识研招办老师,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破格录取”,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威逼利诱考生,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花钱改分数
每到研究生考试节点的时候,一些考生会收到“花钱改分数”类似的短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阅卷工作遵循严格的保密流程,因此考研改分数的情况是绝对不可能的。
“状元房”好彩头
骗子利用考生想有个好彩头的心理,将考场附近的房屋出租称为“状元房”,并声称往年只要入住的都能成功上岸,从而骗取高额的房费。
兜售假冒“考研资料”
在复试备考期间,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对考试资料的迫切需求,在网上兜售所谓的“考研复试资料”,通过社交软件、问答网站、考研交流群等平台渠道,不法分子假冒成已上岸的学长、学姐或专业培训机构,散布“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预付定金可发复试真题”等诱惑信息,骗取考生的信任。
设下“保录包过”的陷阱
面对通过考研初试的考生,不法分子打着“定向高校给钱包过”的幌子,或者佯装成学校工作人员,称自己认识学校招生办的工作人员、有特殊关系等方式,设下复试陷阱。不法分子抓住考生想上岸、想被名校录取的心态,向考生收取所谓的“好处费”“领导招待费”等,并承诺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破格录取”,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威逼利诱考生,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这些骗局不仅侵犯了考生的权益,也破坏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资料和信息,不要轻信所谓的“内部资料”和“保过服务”,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