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考哲学考研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选择,但并非不可能。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和建议,帮助你成功跨考哲学研究生:
选定目标高校
选择依据:根据个人喜好、实际能力和水平选择目标高校。考虑院校实力、专业实力、所在地区等因素。
信息收集:详细了解目标高校的哲学系招考信息,包括开设的二级学科、初试科目、参考书目和录报比等。
建议:基础不算过硬的跨考生建议报考非热门地区的211或哲学实力较好的双非学校;本科出身不错、有哲学功底或学习能力强可考虑冲击985名校。
复习要点
参考书目与原著:
对基础差的跨考生,建议先读一两本导论类书籍,如《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哲学导论》等,以了解学科基本内容和哲学史上的主要体系和概念。
读完导论类书籍后,通读目标院校提供的初试参考书目,再逐步接触原著。
注意初次阅读教材时不要随意整理笔记,以免陷入无用功。
提高专业素养:
中哲:提升文言文水平,熟悉中国哲学史的主要人物和思想。
外哲:重点提高外语水平,尤其是英语,以便更好地阅读原著和学术文献。
应试技巧:
跨考生缺乏应试经验,需从零开始学习答题技巧和思路。
可以考虑报读专门的哲学考研机构,接受有针对性的辅导。
考试科目与内容
公共课:通常包括政治和英语,其中英语为英语一,政治不指定教材。
专业课:主要考察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部分院校还会考察逻辑学或科学技术哲学等内容。
建议:根据目标高校的考试科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尤其是要关注历年真题,了解考试重点和规律。
其他注意事项
专业基础薄弱:跨考生缺乏系统的哲学学习和专业训练,需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弥补这一不足。
前沿动态关注不足:跨考生对哲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新知了解较少,需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关注。
论文写作难度:哲学论文写作对逻辑和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跨考生需在这方面进行专项训练。
综上所述,跨考哲学考研需要明确目标、制定详细复习计划、提高专业素养和应试能力。通过充分准备和不懈努力,跨考生同样可以成功考取理想的哲学研究生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