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济学题型如何答题

初心教育 · 2024-12-27 03:01:33

考研经济学题型答题技巧如下:

名词解释

核心含义:首先写出名词的核心含义,尽量使用参考书中的最简洁定义。

简单拓展:对该名词进行简单拓展,如适用条件、特点、性质、分类等。分点叙述即可,但不需要展开。

总结收尾:简单带过该名词的意义、影响等,或者举一个例子结束。

注意事项

核心含义尽量使用书中的原话。

对于没见过的名词解释,可以根据字面意思解释,并参考类似的名词进行简单扩展。

切忌大篇幅展开。

简答题

题干对应: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回答,不要绕弯子。

分点叙述:将答案分成若干点,每点简要说明一个问题。

图文结合:适当使用图形和表格来辅助说明,使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必要说明:在回答过程中,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能省略,有助于改卷老师理解解题过程。

计算题

解题思路:平常要多加练习,掌握常见考题的解题思路。

文字说明:在计算过程中,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能省略,有助于改卷老师理解解题过程。

避免纯计算:不要从头到尾全部是数理计算,适当的文字说明能够避免因解题过程过于简洁而扣分。

示例

名词解释

供求关系

核心含义:指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简单拓展:供给是生产者愿意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总结收尾: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和市场均衡,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

简答题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题干: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如何调整其消费行为?

回答:

收入效应:价格上升会导致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下降,从而减少对该商品的消费量。

替代效应:价格上升会使消费者选择其他替代品,从而减少对价格上涨商品的消费量。

总结: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作用,导致消费者在价格上涨时减少对该商品的消费量。

计算题

计算题

题干: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d = 100 - P,供给函数为 Qs = 200 + P,求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回答:

市场均衡时,Qd = Qs。

100 - P = 200 + P。

解得 P = 50,Q = 150。

总结:市场均衡价格为50,均衡数量为150。

通过以上技巧和示例,相信考生在考研经济学答题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