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画面编排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竖向排版与横向排版的选择
竖向排版:优势在于排版难度低,效果图独占大区域,有利于表达效果。适用于效果图表现能力强的考生。
横向排版:优势在于布局规整,条理性强,有利于创意思维的呈现和版面效果的丰富。适用于重视方案创意和设计分析的考生。
构图技巧
三分构图法:将画面分割成横竖三分,主体形态可放置在交叉点,以达到平衡和突出重点的效果。
环形构图法:主体或其分布呈环形,形成强烈整体感和向心力,适合表现不需要特别强调主体的画面内容。
黄金分割点:画面中的四个相交点,将主体物放在这些点上可提高视觉效果。
“s”形构图:通过“s”造型拉开空间感,给视觉带来张力。
“c”形构图:画面饱满,内容稍显丰富,效果较好。
发散式构图:在元素较多时,能编排好众多元素并分清主次关系。
色彩运用
主色原则:主色调占整幅画面的60%-70%,辅助色调和点缀色调用于增强画面的和谐感和视觉冲击力。
对比原则:运用冷暖对比法和其他对比色,增强色彩的对比度和视觉冲击力。
画面节奏
疏密节奏:通过稀疏和密集的对比,营造空间感、轻松感和秩序感。
具体元素编排
标题:醒目、概括,主标题应放在画面右上角,副标题应简洁明了,字体大小要小于主标题。
主效果图:应放在黄金分割区,尺寸适中,角度以45度角平视为佳。
故事版:用漫画或故事描述问题,表达产品的使用意图。
使用场景和备选方案:备选方案要求清晰,能够体现设计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细节处理
实物参考:通过实物分析,确定比例关系和部件布局,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线条与轮廓:使用果断硬朗的线条表达部件的起伏状态,轮廓线加重加宽,规范细节。
上色技巧:根据产品特性和画面氛围选择合适的颜色,注意色彩的明暗和对比。
通过以上技巧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升考研画面的编排效果,使作品在视觉上更加吸引人,同时清晰地传达设计意图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