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对整体经济现象的研究。对于考研的宏观经济学部分,以下是一些重点内容和备考建议:
宏观经济学重点内容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AE-NI模型(Aggregate Expenditure-National Income Model)
IS-LM模型(Income-Expenditure Model & Loanable Funds Model)
AD-AS模型(Aggregate Demand-Aggregate Supply Model)
IS-LM-BP模型(International Model)
宏观经济思想史
凯恩斯主义
货币主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热点问题
分析宏观经济现实问题
提出政策建议
备考建议
理解模型公式及推导
熟记AE-NI模型和IS-LM模型的公式及推导过程。
结合经济时事
在复习AD-AS模型和IS-LM-BP模型时,尽量结合当年的经济实事进行分析。
掌握不同学派的观点
利用不同学派的观点分析经济现象或事件的影响。
宏观经济目标
持续的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价格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
理解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征。
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增加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表
理解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
萨伊法则
理解供给创造需求的观点。
宏观经济学流派
学习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和理论。
关注热点问题
复习时关注经济热点新闻,培养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
额外资源
阅读教材,如方福前教授的《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参考历年真题和答案汇总,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提供的资料。
观看专业课知识点视频讲解,加深理解。
总结
宏观经济学考研需要系统学习和理解各个模型及其背后的经济学理论。考生应关注模型公式、经济思想史、宏观经济目标、公共与私人产品的区分、挤出效应、国际收支平衡表、萨伊法则以及宏观经济学流派。同时,考生应关注经济热点问题,培养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备考时,建议结合教材、真题解析和视频讲解等多种资源,以提高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