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考研的备考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重点和策略。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备考建议:
起步阶段(4-6月)
一战专业课:从中外电影史入手,建立知识结构网。理论和批评的概念需要与电影史相结合,先熟悉电影史才能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一战公共课:英语开始背单词,练习历年真题,从阅读开始,逐渐过渡到大小作文、翻译和完形填空。政治可以先缓缓,主要关注当年实时政治热点。
二战专业课(9-11月)
二战专业课:继续看电影史和论文,特别是2019年上半年的几期论文和经典电影,开拓学术视野和深入记忆。
二战公共课:政治开始做1000题,英语继续练习历年真题,重点在于解题方法的总结和内化。
全年复习阶段(全年)
专业课复习:
电影史和电影理论方面需要多看几本书,尤其是不同版本的电影史,形成清晰的网络。
训练自己的答题技巧,如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的答题方法。可以使用“总-分-总”的结构去记忆名词解释,遇到陌生名词要学会运用“类比法”等方法。
公共课复习:
英语:除了背单词和做真题,还可以通过听田瀚博老师的课来提高阅读能力。
政治:利用小程序刷题,按照彭吉象的《艺术概论》整理框架,关注重要政治热点。
心态调整
保持积极自我暗示,增加自信心,回顾备考过程中的进步和成就。
适当运动,如跑步、骑车或游泳,缓解焦虑情绪。
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名词解释答题字数一般在150-300字之间,回答内容需要有条理性,先给出定义,再简述背景、特征、意义等,最后进行简短评价。
在答题时,要注重思路清晰,先给出框架,再填充具体内容,确保答题内容连贯、有逻辑。
额外建议
多看一些学术性的论文,理清框架,这对专业课的复习非常有帮助。
动手实践,比如写电影评论或分析文章,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步骤和策略,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准备电影考研,提高自己的录取几率。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