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考研

小笨熊说故事 · 2024-12-27 04:07:33

关于中国哲学史考研的信息,以下是一些要点整理:

推荐参考书籍

《中国哲学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新编中国哲学史》,冯达文、郭齐勇著。

《中国哲学史》,郭齐勇著。

考试内容

先秦哲学:包括孔孟哲学、老庄哲学、墨家、法家等。

汉至唐哲学:黄老学派、玄学、儒学、佛学等。

宋明理学与心学:张载、周敦颐、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

清代朴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等。

近代思潮: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等。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考察对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派别和观念的基本理解。

简答题:要求简要回答问题,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述题:要求深入论述某个哲学观点或问题。

考试目的与要求

测试考生对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派别和哲学观念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考核考生分析和解决中国哲学历史上的综合问题的实际能力。

测试考生解读古代哲学典籍、分析哲学观点、论证哲学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复习资料

《2024深圳大学706中国哲学史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适合参加深圳大学哲学专业考研的学生。

重要概念

八卦、阴阳和五行学说:在中国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孔子的哲学地位:儒家哲学的创立者,其思想对中国哲学史有深远影响。

墨家哲学:后期墨家对兼爱思想有所发展。

道家哲学:庄子的哲学中有关于相对幸福和绝对幸福的路径的讨论。

名家哲学: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等哲学论证。

魏晋玄学:王弼的“得意忘象”等哲学思想。

宋明理学与心学:陆九渊的“心学”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复习建议

系统阅读和理解上述参考书籍。

加强对重要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与记忆。

练习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的解题技巧。

关注近年来的真题,了解考试趋势和侧重点。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的考研准备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