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和法考的选择,需要根据个人的职业规划、兴趣、学习能力、英语水平以及时间和精力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考虑。以下是几种不同的选择模式及其优缺点,供您参考:
先法考再考研
适合对象:准备就业的同学。
优点:
通过一年的复习,可以为从业打下扎实的基础,提高通过法考的几率,进而在就业招聘会上通过资格证书提高就业质量。
缺点:
存在考试失败的风险,如果未能通过法考,则一年时间白费。
先考研再法考
适合对象:想要继续学术深造的同学。
优点:
通过一年的专心复习考上一个好的研究生学校,提高自己的学术平台,未来有更多的选择(如就业、考公务员等)。
考研后,再用三年的时间准备法考,时间成本、精力分配和经济能力上较为合理。
缺点:
如果考研成绩不理想,可能需要二战,面临就业等残酷现实和巨大的心理压力。
考研和法考兼顾型
适合对象:极少数的学霸级人物。
优点:
法考和考研知识点体系相同,可以融会贯通,提高复习效率。
缺点:
适合法考+专硕模式,因为专硕是全国统考,复习起来没有学硕那么精细,没有太多需要拓展的内容。
具体建议
兴趣与能力评估
兴趣:优先考虑自己对哪些法学领域感兴趣,例如民商法、刑法、国际法、诉讼法等。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有助于提高备考效率和考试表现。
能力:评估自己在法学领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针对主观题的解答能力。法大考研主要考察主观题,每个专业方向的出题特点和难易程度有所不同。
招生政策与专业调整
关注最新招生简章:了解各专业的招生人数、推免生比例、初试和复试命题范围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选择专业和制定备考计划至关重要。
注意专业调整:法大每年可能会对部分专业进行调整或新增,考生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英语水平
英语基础较好的考生:可以选择先考取研究生,因为英语可以决定很多人是否可以上研究生,而且英语也很难在短时间得到很大提升。
英语水平较差或一般的考生:选择先法考会更加稳妥一些,因为法考对英语要求相对较低。
时间管理
理想情况:两者同时准备。法考和考研的专业课有一部分是重合的,考研考的,法考的时候也会学,剩下的就是政治和英语。政治靠突击靠背,英语积累在平时。
时间冲突:法考一般在9月份客观,10月份主观,考过了法考,接着再去准备考研,时间上并不冲突。
结论
选择考研和法考的模式,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目标来定。如果未来想从事法律行业并且希望尽快获得执业资格,可以先法考再考研。如果希望在学术领域深造,可以先考研再法考。如果自己是学霸级人物,可以尝试两者兼顾。无论哪种选择,都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时间,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