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岭南大学:
大部分授课型硕士专业对考研英语成绩持开放态度,采用case by case审核,优异者甚至可能免除语言条件。
陕西师范大学:
虽然不接受跨考,但对英语专业的考察比较全面,且有一定的竞争压力,不过不公布报录比信息,建议考生有准确的考情把握。
华中师范大学:
作为985平台和211工程之一,考研难度相对较低,对二本三本甚至专科都不歧视,适合跨考考生。
四川大学:
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不歧视双非院校的学生,每年都有大量双非院校的学生上岸。
东北师范大学:
实力不错的一所师范院校,除了教育学专硕竞争激烈外,很多理学工学招调剂,对英语专业也比较友好。
大连理工大学:
理工类院校,报考录取数据齐全,初试成绩占比大,复试笔试面试打分公平。
东南大学:
综合类高校,分数线不高,报考录取信息齐全,不歧视双非,复试更看重个人能力。
湖南大学:
非常公平,专业课不压分,难度偏低,大部分专业报录比小于4,适合双非学生报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政法类院校,以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招生,信息透明,全靠成绩说话。
河南大学:
像川大一样包容,分数线较低,专业课不压分,复试导师友好。
东北大学:
理工类院校,近几年报考人数不多,招生录取数据透明化,专业课不压分,适合双非学生。
南开大学:
综合类高校985,非常看重复试,录取信息透明化,推荐英语好的同学选择。
郑州大学:
作为211工程院校,考研难度适中,对英语专业也比较友好。
这些学校在考研英语方面的政策较为宽松,但考生仍需认真准备,以实力说话。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学校进行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