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的考研复试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材料评议环节
初试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
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
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材料,对其过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材料评分与初试成绩共同确定考生是否能进入复试考核环节。
改革初试自命题科目
初试自命题科目改为“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加强对基本素质和基本功底的考查。
“主题写作”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和正文,为现场撰写论文。
复试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复试考核包括专业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及外国语听说能力考核等。
考核方式包含笔试、机试、面试、现场主题创作等。
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
要求学硕生参加论文写作训练计划,提升论文写作能力,鼓励学术发表。
要求专硕生在学期间参与实践基地活动、校企合作课题、专业创作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等,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建立基本文献阅读制度
对博士生、学硕生和专硕生分别规定基本文献阅读量要求。
博士生基本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50种,其中著作不少于50种;学硕生不少于80种,其中著作不少于30种;专硕生不少于60种,其中著作不少于20种。
实施“申请-考核制”
博士研究生招生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初试、复试三个环节。
设置优质生源直接进入复试绿色通道,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
这些改革措施旨在破除“唯分数”论,加强对考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全面衡量,从而提高研究生招生选拔的质量。建议考生提前了解并准备相关材料,以应对新的复试选拔流程。